首页 > 新闻中心

分析钢渣综合利用的发展空间及处理工艺

添加日期:2020-12-29 查看次数: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口号,开展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现已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地区的综合利用率已超过了80%,其中钢渣综合利用虽然没有矿渣利用率高,但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钢渣综合利用主要涉及建筑材料、农业、冶金、废水处理等领域。

  钢渣目前常用的途径,就是将钢尾渣通过钢渣立磨机将其研磨成细粉,并与矿渣粉混合后生产钢铁渣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生产。钢铁、建材都是高资源消耗性、高能耗行业,钢铁工业的冶金固体废弃物经深加工生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作为原料用于建材行业、不仅可以起到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改善环境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打造产业链组合,实现两大行业和谐发展。

  目前国内外钢渣的处理工艺要有热泼法、盘泼法、热闷法、水淬法、滚筒法和风淬法等,其中常用的主要有热泼法和热闷法。

  热闷法

  热闷法是中冶建研总院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的一种钢渣处理技术,现已在首钢京唐、宝钢、鞍钢、重庆钢厂等多家钢铁企业推广应用,效果良好。其处理工艺过程是:将密封在热闷罐中的液态钢渣进行间歇式的洒水,急冷产生的物理力学作用和蒸汽对渣中游离氧化钙的水化作用使其破碎。

  优点在于工艺比较简单,对高碱度钢渣有更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的钢渣活性较高、稳定性较好;缺点是处理后钢渣粒度均匀性差、破碎加工量大、较长处理周期。

  热泼法

  热泼法是现在国内钢厂运用较多的一种钢渣处理技术。唐钢、武钢二炼钢等国内钢厂都已在广泛运用。其工艺流程是:在炉渣温度高于可淬温度时,向炉渣喷洒一定量的水,从而使渣形成应力产生碎裂,同时游离CaO 的水化作用使渣进一步裂解。

  热泼法冷却时间短,处理量大,便于机械化生产;但是反应不封闭,粉尘大污染严重,而且钢渣稳定性差。

  水淬法

  水淬法是上世纪70年代日本一家公司开始采用的一种钢渣处理方法。其处理方法是液态渣在流动下降过程中被压力水切割破碎, 高温熔渣遇水急冷收缩产生应力集中而破裂,并在水幕中粒化。这种方法现在济钢、齐齐哈尔车辆厂、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等钢铁企业推广使用。

  水淬法能更好的节省处理场地,设备投资小,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不过这种方法易发生爆炸,钢渣粒度无法保证均匀性,只适合液态渣的处理。

  盘泼法

  盘泼法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国外研究成功的一种钢渣处理方法,它有着热泼法和水淬法的优点,现已在新日铁和宝钢得到推广应用。盘泼法的原理是将高温的钢渣倾倒在渣盘上进行水淬, 使得钢渣冷凝过程中产生龟裂进而破碎。

  盘泼法优点在于可同时处理大量钢渣并快速冷却、作业产生粉尘少、产生的钢渣活性较高;不足之处是渣盘易发生变形、运行和投资费用大,工艺流程较复杂。

  滚筒法

  国内外有多家钢厂采用了滚筒法炉渣处理技术。滚筒法技术的工艺过程是在高温液态钢渣从溜槽流淌下降时被高压空气击碎, 喷至周围的钢挡板后落入下面的水池中。

  滚筒法的工艺优点在于其处理流程短,渣铁分离好,便于尾渣在建材行业的应用;缺点是钢渣粒度大,渣处理效率低,对渣的流动性要求较高(必须是液态稀渣)。

  风淬法

  一种较为成熟的工艺技术。风淬法是用高速气流对熔融和半熔融渣粒冲击、分割、粒化,并随高速气流飞行落入水中迅速冷却为固态渣粒。在这个过程中,压缩空气对高温液态钢渣产生较强的氧化作用,钢渣中的FeO 相因氧化作用消失,使得含FeO 的石灰不稳定相明显减少,而C2F 稳定相增加,这也是这种处理方式的独特之处。

  优点在于安全高效,工艺简单投资少,钢渣粒度小且均匀,有利于渣钢分离;缺点是只能对液态渣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国内外的钢渣处理方法主要集中在不受钢渣流动限制的热闷工艺和工艺简单易于实验的热泼法,并且钢渣的预处理工艺对钢渣的深度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过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钢渣处理工艺会更*,那么钢渣也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实现钢渣综合利用资源化的目标也是指日可待!

在线订购

  • *
  • *
  • *